- 赵晨阳;闫俊霞;高青;高颖;
在一系列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确立了6个主要影响因素,将直接试验设计方法用于高固含量乳液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St/BA/AA)制备工艺的优化,对实验结果利用SAS软件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乳液的影响因素与乳液主要性能间的最优回归方程模型,并通过实验对该模型赋予的优化值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乳液固含量、引发剂与功能单体浓度的交互作用、乳化剂用量、软单体BA含量与反应温度的交互作用对乳胶粒粒径有明显的影响。
2007年06期 No.106 317-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广成;
从视图、控制器、模型3个方面分析了MVC设计模式,结合.NET框架提出了基于MVC架构的三层体系系统结构的应用方案和扩展MVC模式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MVC三层体系架构进行了高校教师绩效考评系统的设计,对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2007年06期 No.106 32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王迎涛;
介绍了氯化聚氯乙烯(CPVC)树脂的性能和CPVC管材成型加工的关键技术,从生产设备、加工工艺以及检测结果等方面论述了CPVC与PVC的主要不同点;介绍了基于原料特性和成型加工的不同,造就了CPVC管道独特的优良性能,介绍了其发展前景。
2007年06期 No.106 325-327+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晓岗;樊雅娟;张希胜;
在pH值为5.5的0.1 mol/L的HAc-NaAc体系中,采用一阶微分伏安法实现了间硝基酚、对硝基酚在玻碳电极上的同时检测。在3.0×10-6~1.0×10-4mol/L浓度范围内,间硝基酚和对硝基酚的一阶微分还原电流均与其浓度呈现线性关系,二者的检测限分别为9.1×10-7mol/L和1.2×10-6mol/L,此方法用于模拟水样测定,回收率为96.7%~104.0%。
2007年06期 No.106 328-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彭培英;彭宝成;于新奇;解莉;
通过对SW-2.5/7型全无油润滑压缩机的性能试验,对影响压缩机性能的主要工艺和技术参数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转速范围(n=600~850 r/min),选择了最佳径长比(λ=1/6.5~1/7)。通过优选摩擦副的材料和结构参数以及中冷器系统设计,使活塞环达到理想的密封效果,其寿命超过了8 000 h。输气系数为0.835,达到了有油润滑压缩机的较高水平。
2007年06期 No.106 332-334+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牛培莹;梁国壮;胡士强;贺银方;
C8051F320是Cygnal公司开发的一款USB微控制器芯片,该芯片具有较快的处理速度和较大的存储容量,并且具有在线系统可编程的功能,给USB接口设计带来很大方便。介绍了一种基于C8051F320的USB接口的便携式睡眠生理参数采集系统,以及如何使用C8051F320来实现USB接口的实时数据采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
2007年06期 No.106 335-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邓飞;贾广飞;
为提高中国中小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生产竞争力和市场应变能力,通过详细分析中国中小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特点,提出了一种简单适用的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模型。
2007年06期 No.106 339-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崔明辉;
分析了设计热负荷偏大对室内供暖系统的影响,得出设计热负荷偏大对单管系统克服垂直热力失调是有利的结论;经分析设计热负荷偏大对管网及热源的影响,得出仅靠加大室内设计热负荷达不到良好供暖的结果,相反,加大室内设计热负荷会导致个别用户供暖效果更差。
2007年06期 No.106 342-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小确;高枝荣;夏云贵;
主成分分析是在尽可能保留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将高维空间中的样本映射到较低维的主成分空间中,使数据矩阵简化,降低维数,寻找少数几个由原始变量线性组合的主成分,以揭示数据结构特征,提取化学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作为化学计量学基础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仪器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综述了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各仪器分析中的应用。
2007年06期 No.106 345-350+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张威;吕悦慈;赵风林;
简要说明了驻极体过滤材料以及鼓式过滤器的过滤性能,重点介绍了将驻极体鼓式过滤器安装在细纱车间的新风窗后防治"煤灰纱"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2007年06期 No.106 35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佳蕾;赵地顺;赵莹;陈娟;张志刚;
针对环糊精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环糊精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环糊精对弱极性有机污染物的增溶作用、环糊精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富集和治理、环糊精对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的影响、环糊精对污染物生物活性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2007年06期 No.106 35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静;李光明;贺文智;
气体膜分离作为新兴的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电子、医药、食品等领域。着重介绍了气体膜分离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包括有机蒸气(VOCs)的分离及酸性气体的分离,同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2007年06期 No.106 361-365+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6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永伟;王震宇;于国庆;韩兴德;
针对高压电气设备结构复杂、监测环境恶劣、温变故障不易诊断等特点,采用FBG(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对以温度为主的若干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采用神经网络进行故障特征识别分类,通过专家系统对故障信息进行信息融合综合诊断。经仿真和试验研究,温变故障诊断效果良好,为解决高压电气设备温变故障监测和准确诊断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2007年06期 No.106 366-368+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魏玉娟;吴焕岭;
在介绍含醛树脂抗皱整理利弊的同时,重点提出了对此负面影响的几点应对措施:倡导研究和使用无甲醛和低甲醛整理剂,采用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水蒸气闪爆技术等新技术,可提高纺织品的安全性,并提醒人们提高使用和穿着纺织品的安全意识。
2007年06期 No.106 369-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梁贺;李增民;
介绍了消失模涂料(EPC)的特点、原材料的选择、涂料的配方、制备工艺、性能及使用效果,指出耐火骨料的粒度分布对消失模铸造涂料的透气性有影响,为了得到性能优良的涂料,在配制涂料时应使用粒度集中的耐火骨料,在涂料中加入非离子型或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改善涂料的涂挂性。
2007年06期 No.106 374-377+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霍保全;闻怡玲;洪小飞;
随着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使用量的迅速增加,国外电子垃圾大量涌入中国,同时国内电子垃圾数量也日益增多,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处理、处置,将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总结国外及国内电子垃圾现状,从几个方面对目前电子垃圾的处理、处置对策进行了探讨。
2007年06期 No.106 378-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裘丽岚;
新兴行业中的企业往往面临着诸如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缺乏完善的售后服务、政府部门的限制等难题。电动自行车作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行业新亮点,具有其他交通工具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广泛的市场需求,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同样的困境。只有依靠企业、政府、消费者的正确认识和协作,才能保证电动自行车这一新兴行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07年06期 No.106 383-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